使用小型榨油機之前,首先應準備好全部輔助器具和容器,檢查并調(diào)整傳動帶松緊程度。然后開動電動機,使機器空運轉(zhuǎn)15min左右,檢查榨螺軸的轉(zhuǎn)速。一般轉(zhuǎn)速應在33dmin左右??辙D(zhuǎn)時要注意齒輪箱內(nèi)齒輪的嚙合情況及聲音是否正常,各軸承部位和電機是否正常。榨油機空轉(zhuǎn)時,電動機電流應為3A左右。如電流過高,應立即停車檢查,調(diào)整后再開機。
運轉(zhuǎn)過程中要經(jīng)常檢查榨油機的出餅情況,并控制胚料的水分既不過高也不過低。正常的出餅應呈片狀,靠榨螺軸一面光滑,另一面有很多毛紋。如出餅疏松無力,或出餅不成形,色澤較深,用手一捏即成碎塊,這說明胚料加水太少;如出餅發(fā)軟,成大片狀,或出油泡沫增多,則說明加水太多。正常情況下,圓排之間不出渣或很少出渣,在條排處出渣,如出渣呈細片狀說明水分多,出粉渣則說明水分少。
此外,以出油位置變化可看出入榨水分是否合適,當入榨水分過高或過低時,出油位置均向后移。 原料滿足預處理工序要求料胚入榨前,必須經(jīng)過預處理工序,預處理質(zhì)量將直接影響小型榨油機正常工作和出油率。不同油料有不同的預處理工序要求,但主要包括下述幾項:
1.清理。進入加工廠的油料含有一定的雜質(zhì)(泥沙、石子、鐵屑等),若不仔細清選,會加速榨油機內(nèi)部機件的磨損,降低出油率,甚至造成故障和事故。與其配套的設備有:清理篩、去石機、磁選機等。
2.剝殼。對于帶殼的油料,應剝殼后再壓榨,這樣可以提高生產(chǎn)能力和出油率。與其配套的設備有:剝殼機、分離篩、分離機等。
3.破碎。某些油脂可以整料入榨,但經(jīng)過破碎、軋胚后再壓榨,可明顯提高出油率。與其配套的設備有:破碎機、軋胚機等。
4.蒸炒。蒸炒是提高小型榨油機出油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常用的方法是先將油料潤濕,然后再經(jīng)炒鍋干燥,使油料達到工藝要求的入榨水分和溫度,與其配套的設備有:蒸炒鍋、炒籽鍋。
榨油機_榨油機哪種最好_榨油機多少錢一臺_榨油機械設備_榨油機設備_榨油機價格_環(huán)球糧機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