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筆者發(fā)現(xiàn)臺灣媒體語出驚人:“大陸人民用洗衣機洗地瓜”、“大陸人民吃不起茶葉蛋”……由于觀點太離奇,網(wǎng)友們紛紛以茶葉蛋為話題進行調侃,拿茶葉蛋照片進行“炫富”迅速風靡微博和朋友圈。
@呂澤續(xù):今天晚飯吃了兩個茶葉蛋,尼瑪!會不會太奢侈了!用繁體字有沒有顯得高貴冷豔一點呢?
@向著光努力奔跑的喵:想了好久終于下定決心讓土豪許給帶回一顆傳說中的#茶葉蛋#,好激動!太開心第一次見這種高大上的東西,吃的時候用不用剝皮?要幾口吃完才能顯得不是第一次吃的樣子?最重要的是!我這輩子還能不能還清這個蛋錢?!
@超級梁哥哥:總會有一天。我會拉著我的女神,然后用顫抖的雙手剝一顆極致奢華的茶葉蛋給她吃。然后向她求婚。嗯。這樣的誘惑沒有人可以抵擋了。
@浪漫墻頭草:昨天同學聚會,喝了點酒,大家就各種吹噓自己混的怎樣怎樣。輪到我的時候,我各種低調各種內斂說:“算了吧,我混得不咋地就不說了”。同學們不依不饒,實在沒辦法,我只好從口袋里掏出一個茶葉蛋表明我的身家,然后……我成了聚會的主角,同學們都問我是如何發(fā)家致富的,真不該這樣炫富的。
@小球哥er:我連茶葉蛋的味道都沒聞過,十分羨慕可以吃的起茶葉蛋的臺灣人。像我這種只有趁爸媽睡著才能摸摸家里僅有的兩個傳家蛋的大陸人真的好自卑。不說了,要去擦干凈蛋殼上的指紋,明天被發(fā)現(xiàn)摸過蛋會被吊起來打。
@沛沛同學:太過分了,我今天早上只是偷偷舔了一口,差點被媽媽打死,畢竟是花了家里一輩子的積蓄買來聞聞的!
其實,從整個事件來看,多數(shù)人都是一種調侃的態(tài)度去看待問題。但個人卻在反思一些問題:究竟這背后是什么呢?有人說,這是一種歧視的心態(tài)。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這的卻會存在。畢竟早期的發(fā)展,經(jīng)濟方面臺灣有優(yōu)勢。另一方面,實際上他說的部分是事實。部分貧困山區(qū),一年可能只有幾百元的收入,對于雞蛋都可能不舍得吃,何況茶葉煮蛋?
此外,信息缺乏流通,也許是產生的原因的另一個關鍵。無論是facebook,icq或者google等網(wǎng)站,我國的網(wǎng)民都無法直接登錄,發(fā)表自己的生活,還有看法。這就自然會給港臺,甚至更多的國外友人認為,我國信息管制,肯定是生活不好,所以才不準上這些網(wǎng);因此,很多港臺,國外的沒有親自來過中國的普通百姓,都會覺得中國的普通百姓很苦,很窮,生活灰暗。。。而這一個情況導致了當?shù)氐拿襟w可以肆意對中國進行各種“描寫”,吃不起茶葉蛋啦等等。
這些因素,導致了事件的產生。其實要解決這種情況繼續(xù)發(fā)生,方式很簡單。增加溝通,減少誤解,盡快減少貧困率,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反之,如果我們僅僅把一切都停留在調侃上,這種情況也許永遠都會持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