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糧不再打白條
過去,由于傳統(tǒng)計劃經濟下的糧食流通體制,沒有擺脫“大鍋飯”模式,國有糧食企業(yè)分級管理、權責不明、政企不分、管理落后。這些因素共同導致“賣糧難、打白條、壓級壓價、虧損掛賬、儲備糧虧庫陳化、調不動”等6大頑癥。
2000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對中央儲備糧管理體制進行重大改革,組建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對中央儲備糧實行垂直管理、政企分開,并按照市場經濟要求,對中儲糧總公司實行企業(yè)化運作、市場化經營新機制。截至2014年底,中儲糧總公司擁有直屬庫346戶。
“天下糧倉“沒有陳化糧
2005至2014年,中儲糧累計完成最低收購價和臨儲收購5.6億噸,政策性銷售4.1億噸,跨省移庫調運5700萬噸,進口糧油轉儲備1877多萬噸。在國際糧油市場頻繁波動、大起大落的背景下,保障了中國主糧市場平穩(wěn)運行,促進了宏觀經濟大局穩(wěn)定。中央儲備糧自儲比例從公司成立之初的30%提高到80%以上。陳化糧自2003年就徹底消滅,經國務院每年庫存檢查,中央儲備糧宜存率從公司成立前的60%迅速提高并穩(wěn)定在95%以上。
中儲糧總公司15年來沒有再形成一分錢虧損掛賬,通過降本增效、增收節(jié)支,每年利用自有資金投資50多億元用于國家糧油倉儲設施建設。
與此同時,中儲糧勇?lián)鐣熑?,過去幾年,在應對汶川、舟曲、雅安、魯甸等地震災害中,中儲糧迅速安排儲備糧投放和應急加工,力保了災后糧食供應和市場穩(wěn)定。
為“大國糧倉”插上科技翅膀
在中央儲備庫荊門糧庫,一棟棟現代化的倉庫蔚為壯觀,低溫倉儲、氮氣氣調儲糧等技術保障糧食常儲常新。據了解,中儲糧力推智能化糧庫建設,搭建了糧情遠程監(jiān)測、糧食智能出入庫監(jiān)管、庫存數量監(jiān)測技術體系。目前,已經完成114家直屬庫的智能化建設,2015年要覆蓋全部346家直屬庫??萍际堑谝簧a力,中儲糧實施科技儲糧,為“大國糧倉”添上科技的翅膀。據了解,中儲糧重點推廣綜合控溫、氮氣氣調、智能通風、智能烘干、保質減損、收購智能定等和清雜整理技術等7項綠色儲糧新技術。在新技術應用的情況下,老鼠、霉變、蟲害已不復存在。
據介紹,今后5年,將全面實現“三北”地區(qū)低溫儲糧和長江以南空調控溫儲糧,氮氣氣調儲糧規(guī)模從目前1200萬噸擴大到1800萬噸以上,極大減少化學藥劑熏蒸,為社會提供優(yōu)質、放心糧源。